姓名 |
李兆 |
邮箱 |
10129@bjtu.edu.cn |
|
性别 |
男 |
职称、职务 |
讲师 |
|
指导研究生情况 |
|
|||
主要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艺术社会史。 本人的研究兴趣集中于民国时期,以外向观视觉艺术史写作视角为切入,但不限于此,重点关注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思潮、艺术组织(社团、院校)、艺术活动(展览、教学、雅集、鉴藏、交易、经营、传播)、艺术空间(公园、美术馆、博物馆、画廊)等主体及由之汇集的艺术体制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相互关系,以此探讨中国美术的现代性问题。 现阶段,本人主要以美术展览为切入,关注民国北京艺术体制诸问题。具体来说,目前着重从两方向开展研究工作,分别是:第一,对民初儿童美育展览为代表的早期儿童美育实践和体制的考察;第二,对近代城市艺术空间、艺术机构和艺术家社交网络发展演变及其相互关系的考察。 未来,研究计划在空间上拓展至天津、上海、广州及延安等地,在时间上拓展至甲午战后的晚清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七年时期,由史及论,史论结合,兼涉相关艺术理论和艺术史观的讨论。 |
||||
承担的课程: 2021年9月至今,共讲授9门本科课程,1门研究生课程。
本科课程 《中外美术史》(专业限选课) 《设计史》(专业必修课) 《设计认知实习》(专业必修课) 《设计文化概论》(全校任选课) 《艺术世界与艺术管理》(全校任选课) 《写作与沟通》(全校通识必修课) 《艺术与科学》(全校任选课) 《建筑美术Ⅰ》(专业必修课) 《建筑美术Ⅱ》(专业必修课)
研究生课程 《设计史论》(专业必修课) |
||||
教育经历 一、学历教育 2010.9-2014.7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专业 文学学士 2011.9-2014.7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 经济学专业 经济学学士(第二学位) 2014.9-2017.7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艺术学理论专业 艺术学硕士 2018.9-2021.7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艺术学理论专业 艺术学博士
二、访学经历 2012.9-2013.1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 交换生 2019.3-2019.12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 访问学者 |
||||
工作经历 2013.9-2014.7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团委副书记 2014.9-2017.7 清华大学双肩挑思想政治辅导员 2021.7-2023.9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师资博士后 2023.10-今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 |
||||
研创简介 一、代表著作 [1] 李兆䶮. 中山公园美术展览与民国北京画坛的艺术生态(1914—1937)[M].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25.(ISBN:9787536277694,27万字,取得超1400场美展信息,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沈揆一、张晴主编“20世纪中国美术新论丛”。) [2] 李兆䶮. 艺术世界与艺术管理[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25.
二、代表论文 [2] 李兆.鲁迅与1914年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J].美术,2019(04):96-101.(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 [3] 李兆,章锐.拓荒与领引——1913年江苏全省儿童艺术展览会始末[J].美术观察,2019(11):54-59. (北大核心、CSSCI扩展版、AMI核心) [4] 章锐,李兆,张晶.走向“新实践”:视觉艺术管理教学实践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装饰,2020(07):112-115. (北大核心、CSSCI、AMI权威) [5] 李兆,章锐.中山公园美术展览与北京画坛早期艺术生态的形成(1914—1937)[J].美术,2020(08):88-94. (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 [6] 李兆. 民国设计机构的有限现代性——以孙雪泥与上海生生美术公司为例[J].装饰,2023(11). (北大核心、CSSCI、AMI权威)
三、代表译作 [7] [美]陶幽庭(Katharine P. Burnett)著,李兆译.文本的呈现:论十七世纪绘画理论和批评中的原创性(What the Texts Say:Originality in Seventeenth-Century Painting Theory and Criticism )[A].陈池瑜主编.中国艺术学(创刊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21:101-118. |
||||
学术兼职与社会服务 美国亚洲研究协会会员(2019—2020) |
||||
科研项目 一、代表课题 [1] 2022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1批面上资助项目,中山公园美术展览与民国后期北京画坛现代性研究(1928—1949),项目号:2022M710342,国家级,主持。 [2] 2024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青年项目,20世纪上半叶北京地区美术展览研究,项目号:24YTC021,省部级,主持。 [3]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研究(子课题二:中国艺术品市场供给规律),项目号:2020ZDH198,国家级,深度参与。 [4] 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艺术产业新型实践人才培养,项目号:2019-A-04-(071)-0613,国家级,深度参与。 |
||||
获得荣誉 一、代表荣誉 2012-2013 北京市三好学生 2012-2013 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2010-2021 清华大学各类奖学金(2013、2015、2016、2019、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