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龙

姓名

崔晓龙

邮箱

cuixl@bjtu.edu.cn

性别

职称、职务

讲师

指导研究生情况

年均招生2-3名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文创设计、品牌设计、服务设计研究。致力于文旅融合、铁路遗产、银发文旅、乡村振兴、非遗传承、社会美育、健康医疗设计、老龄化设计等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1.视觉传达设计:文创设计、品牌策划、时尚设计

2.产品设计:智慧出行、智慧康养、AI机器人

3.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设计美育、博物馆美育、艺术疗愈


承担的课程:

现承担研究生核心课程1门,本科生专业课程7门,美育课程2门,年均讲授课程280学时。年均指导硕士研究生2-3人次,本科生毕设6人次。

本科课程:图案与图形设计》(必修);《文化创意设计》(必修);《用户体验设计》(必修); 《视觉传达设计史》; 《设计田野调查》;

研究生课程:《设计史论》(研究生核心课)

美育课程:《工业产品创新设计》(跨学科:设计创造能力模块);《大学美育实践》(跨学科:通识素质教育模块


教育经历

2017-2021中国艺术研究院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方向 艺术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15-2017 任职于天津理工大学 助教 学科办副主任

2021-至今 任职于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设计系

研创简介

1. 专著

《适老型社交软件研究方法及设计实战案例》,云南美术出版社,2023

2.代表性论文

(1)《面向空巢老人的移动社交应用适老化设计研究》,装饰,cssci,2023

(2)《惠子思想在现代设计语境中的应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9

(3)《场所文脉主义视野下北京城市生态设计的思考》,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9

3.报刊

(1)《家校社协同 凝聚青少年美育工作合力》,《光明日报》(教育周刊•思想•专家视角),2023

(2)《着力发展新时代社会美育》,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

(3)《以美化人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山西日报,2024

4.行业报告

《关于移动社交应用软件适老化改造的调查》收录于《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国设计观察报告》

5.展览和会议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成果展”,国家博物馆,策展人,2019

“北京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银杏季特色公益项目展”,策展人,2024

参与筹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2次会议、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指委全体会议、北京国际设计周等活动


学术兼职与社会服务

中华美学学会设计美学专委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委会会员、北京美学会会员

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数字化学习技术集成与应用)兼职研究员

时报金犊奖、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雄安新区文创设计大赛等赛事评委

2025台前·中国羽绒制品创意设计大赛艺术设计总监

2024年中国自行车协会委托专项设计总监

中国工艺美术馆、天津旅游集团等单位合作设计师

北京国际设计周特邀撰稿人


科研项目

主持纵向、横向课题8项(横向课题主要围绕京津冀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时尚产业展开实践研究与项目合作)

主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课题,数字化环境下设计学类本科改革路径研究

主持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面上课题,“艺科融合”视域下理工类高校美育课程体系改革路径研究——以北京高校为例

主持横向课题,天津大运河、海河文化旅游带拓展提升改造工程趸船文化方案设计研究

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智慧家居适老化设计研究

主持校级课题,产品创新设计教材建设

主持校级课题,《工业产品创新设计》课程、教材及线上资源建设

主持校级课题,《图案与图标设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获得荣誉

指导学生服务冬奥会设计项目,每年指导获得大广赛、时报金犊奖、学院奖、挑战杯等竞赛奖励数十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