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杨诗雨 | 邮箱 | syyang1@bjtu.edu.cn | |
性别 | 女 | 职称、职务 | 讲师 | |
指导研究生情况 |
| |||
主要研究领域 1. 非正规城市化与非正规住区 2. 空间生产理论 3. 移民理论与中国流动人口 4. 德语区建筑师与建筑实践 | ||||
承担的课程: 2022年起共讲授4门本科课程,3门研究生课程;指导毕设学生2人次。 本科课程: 《建筑设计基础IIA》 《建筑设计基础IIB》 《建筑设计IIIA》 《外国建筑史》 研究生课程 《建筑设计前沿》 《研究型设计专题》 《建筑理论》 | ||||
教育经历 2010.08-2014.07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学学士 2012.10-2013.02 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访问学生 2014.09-2016.06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学硕士 2016.10-2021.11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工学博士 | ||||
工作经历 2020.10-2021.11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助理研究员 2021.12至今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讲师 | ||||
研创简介 1) Space production by migrants in China's urban villages: The case of Beijing. Bielfeld: Transcript Verlag, 2023. ISBN: 978-3-8376-6914-5.(专著,一作) 2) The self-governing redevelopment approach of Maquanying: Incremental socio-spatial transformation in one of Beijing’s urban villages,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20, 104(102235): 1-11.(SSCI一区,一作) 3) Influence of migrants' two-directional rural-urban linkages in urban villages in China: The case of Shigezhuang village in Beijing. In Ley, A., Ur Rahman, M., & Fokdal, J. (eds.) Housing and Human Settlements in a World of Change. Bielfeld: Transcript Verlag, 2020: 147-163. (专著章节,一作) 4) Wenn Staedte Doerfer verschlingen: Urbanisierung in China. In Hardaker, S. & Dannenberg, P. (eds.) China: Geographien einer Weltmacht. Berlin: Springer, 2023. ISBN: 978-3-6626-6559-6. (德语专著章节,三作) 5) LRO建筑设计事务所——基于城市与历史的建造, 建筑师, 2019, 198(2): 103-113.(中文核心,二作) 6) 好奇心的驱动——帕斯卡弗拉默访谈, 建筑师, 2018, 193(3): 71-78.(中文核心,三作) 7) The informal space production by migrants in urban villages in Beij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a Urban Development (oral presentation). 2019.06. Beijing, China.(国际会议,一作) 8) Community resilience of migrants in urban villages in China. 11th IFoU (oral presentation). 2018.12. Barcelona, Spain.(A类国际会议,一作) 9) Influence of migrants’ two-directional rural-urban linkages on urban villages in China: The case of Shigezhuang village in Beijing. 19th N-AERUS (oral presentation). 2018.11. Stuttgart, Germany.(国际会议,一作) 10) The Maquanying model: A study of socio-spatial transformation of alternative redevelopment for Beijing’s urban villages. 2018 AESOP (oral presentation). 2018.07. Gothenburg, Sweden.(A类国际会议,一作) | ||||
学术兼职与社会服务 Urban Rail Transit期刊审稿人 Geoforum期刊审稿人 | ||||
科研项目 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于社会空间视角的城中村流动人口“户籍地-输入地”双向连接研究,2022-2025,在研,主持. 2) 北大-林肯中心研究基金项目,基于流动人口空间生产视角的北京城中村非正规空间演变机制研究,2023-2024,在研,主持 3) 北京交通大学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城市非正规空间更新策略研究与教学交流,2022-2022,结题,主持. 4) 德国科学基金会(DFG)德国精英战略(Exzellenzstrategie des Bundes und der Laender),VR Orient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VOIS),2021-2021,结题,主持. 5)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北京铁路遗产全链式保护的再生机制与评价研究,2022-2024,在研,参加. 6) 首都高端智库“自由探索课题”,北京市交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2),2021-2022,在研,参加. 7) 城市更新改造社区碳计量与碳减排集成技术研究,2022-2024,在研,参加. | ||||
获得荣誉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论文优秀最高等级(summa cum laude) 清华大学优良毕业生 UIA-霍普杯2015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