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夏海山 | 邮箱 | hshxia@bjtu.edu.cn | |
性别 | 男 | 职称、职务 | 教授 | |
指导研究生情况 | 自2004年开始招生,年均招生3-5名 | |||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设计、数字化设计与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 ||||
承担的课程: 本科课程: 建筑学导论、绿色建筑概论、城市设计、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 研究生课程 绿色建筑设计与理论、建筑设计专题、智慧城市与可持续设计 | ||||
教育经历 1999-2003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 2010-2011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 | ||||
工作经历 2004-2009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系主任 2009-2011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2011-2019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 2019-今 北京交通大学国土空间与交通协同发展(TOD)研究院副院长 | ||||
研创简介 论文: 1.Haishan Xia, Chunxiang Lin, Xiaotong Liu, Zishuo Liu.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Capacity Demand Forecasting Based on Sustainable Concept: A Review, Energy and Buildings, 2021, Nov. 2.Liming Wu, Haishan Xia. A study of indoor air quality and passengers’ thermal comfort in metro transfer stations in Beijing,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20, Volume 78. 3.Haishan XIA,Chen SHEN. Challenges in the Integration of Light Rail and Land Use: Acase Study of Yizhuang Line in Beijing,Urban Rail Transit,2017(03). 4.夏海山. 废弃铁路与城市再生研究综述,世界建筑,2020(07). 5.夏海山,刘晓彤. 当代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枢纽理论研究与发展趋势,世界建筑,2018(04). 6.夏海山,李敏. 中日住宅建筑工业化技术体系比较研究,建筑师,2019(06). 7.夏海山,李敏. 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模数协调与智能建造,建筑科学,2019(03). 8.夏海山,张丹阳. 规划思维转型与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发展,华中建筑,2019(06). 9.夏海山,张灿. 绿色交通建筑设计创新与BIM技术应用,华中建筑,2016(03). 10.夏海山 钱霖霖.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商业空间调查及使用后评价研究,南方建筑,2013(2). 11.夏海山,夏正伟,白潇潇. 办公建筑整体转型的绿色维度,新建筑,2008(03). 12.夏海山,王凌绪. 采煤塌陷区规划的景观策略与方法,城市规划,2007(10). 13.夏海山. 源于“边缘”的规划思考,建筑学报,2007(07). 14.夏海山,王凌绪. 苏北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及若干规划问题研究,规划师,2007(04). 15.夏海山. 现代城市建筑生态转型,建筑师,2005(04). 主要代表著作: 1.夏海山、林春翔、刘晓彤. 当代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开发与空间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2.XIA Haishan,ZHANG Yunan.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ail Transit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SRTCD) Proceedings,SPRINGER,2014. 3.夏海山,钱霖霖译著. 绿色建筑革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4.夏海山、刘茜译著. 城市边缘:当代城市化案例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夏海山著. 城市建筑生态转型与整体设计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 ||||
学术兼职与社会服务 学术兼职: 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评估分会理事; 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分会理事;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委员。 现任《Urban Rail Transit》、《都市快轨交通》、《华中建筑》、《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编委等期刊编委。 社会兼职: 海淀区人大代表;海淀区政协第十届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北京交大主委、海淀区副主委、北京市委委员、九三中央教育文化委员会委员。 | ||||
科研项目 主持的主要纵向科研: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轨道交通站城协同机理与预测方法研究(52078027)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预制装配建筑产业化全过程自主BIM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子课题: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全过程效率评价体系研究(2016YFC0702001-05)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BIM和GIS的城市轨道交通整体建设数据集成理论与方法研究(51678029)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轨道交通影响下的城市地下空间演化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8022)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绿色建筑参数化生成理论及整体设计方法研究(51378049) 6. 住建部科学技术项目:基于信息技术(BIM)的绿色建筑部品数据平台构建与应用研究(2013-K8-35) 7. 住建部科学技术项目:低炭建筑技术集成及减排效果评价研究(2012-R1-11) 8. 中国轨道交通协会项目: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发展评价研究(A17M00080) 9.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形态与可达性研究(20090009120013) | ||||
获得荣誉 获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专项奖(2019); 主持“基于三维融通的建筑城规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北京交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 主持“建筑技术学科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获北京交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 指导研究生获得“全国第二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奖”(2014)。 指导大学生设计竞赛、创新竞赛获得多项奖励,曾多次获得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一等奖; 带队参加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DC)取得佳绩(2013、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