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万博 |
邮箱 |
wanbocn@163.com |
|
性别 |
男 |
职称、职务 |
副教授 |
|
指导研究生情况 |
自2020年开始招生,年均招生2-3名 |
|||
主要研究领域 秉持空间创造改变人居品质的设计研究理念,以国家发展战略为需求导向,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智能驱动的可持续空间研究与设计理论方法,研究聚焦跨尺度空间结构表征、测度及相关规律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驱动的可持续空间设计方法与创作实践,教育空间与城市创新发展等领域,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基金多项,出版并发表了包括《学区空间北京城》(清华大学出版社)在内的多项研究成果。 |
||||
承担的课程: 2018年至2024年期间共讲授6门本科课程,5门研究生课程,年均总学时数313.3学时。 本科课程: 《建筑设计ⅡA》 《建筑设计ⅡB》 《建筑设计Ⅲ》 《建筑设计ⅢB》 《建筑行为心理学》 《环境行为数据挖掘与分析》 《数字化技术与建筑》 《大数据技术及计算机应用》 研究生课程: 《建筑环境行为学》 《数据时代的空间分析与设计》 《综合设计》 《研究型设计基础》 《建筑设计及理论(一)》 |
||||
教育经历 2011.9-2018.7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学 工学博士 2008.9-2011.6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建筑学 建筑学硕士 2003.9-2008.6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建筑学 建筑学学士 |
||||
工作经历 2024.12—今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副教授、硕导 2020.07—2024-12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讲师、硕导 2018-09—2020-07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师资博士后 2017-11—2018-06 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公司 设计管理部副总监(兼职)参与工程开发管理实践 2016-02—2017-02 华通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 主创设计师(兼职)参与建筑与城市设计创作实践 2014-09—2015-01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所 工程师(兼职)参与北京产业用地功能升级的相关研究工作 2014-08—2014-08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交流访问 2013-02—2013-03 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 访问学者 2012-11—2012-12 美国耶鲁大学 访问学者 2012-07—2012-09 江苏省昆山市规划局 总工办挂职 2012-06—2012-07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 访问学者 2010-08—2010-11 德国海默特•亨特里希基金会(HELMUT HENTRICH FOUNDATION)、HPP国际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杜塞尔多夫总部 访问学者(期间赴欧洲12国26城交流考察) 2007-08—2008-01 上海现代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创作中心 作为主创建筑师参与2010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上海参展案例“沪上生态家”申报方案阶段的创作工作,设计成果获世博局全票通过。 |
||||
研创简介 专著: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专著:《学区空间北京城》,20万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
参编: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第一分册(2010-2017),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代表论文: (1)Wan, Bo, Dongyang Wan, and Qiang Sheng. "Evaluating changes in business distribution within urban rail transit hubs in Beijing via Point of Interest (POI) data analysis (2008–2020)."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13.2 (2024): 305-318.(SCI-中科院1区) (2)Wan, Bo, Xudan Zhao, Yuhan Sun, and Tao Yang. "Unraveling the Impact of Spatial Configuration on TOD Function Mix Use and Spatial Intensity: An Analysis of 47 Morning Top-Flow Stations in Beijing (2018–2020)." Sustainability 15, no. 10 (2023): 7944.(JCR-Q2区,SCI-中科院3区) (3)Sun, Yuhan, Bo Wan*, and Qiang Sheng.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tial Form, Functional Distribution, and Vitality of Railway Station Areas Under Station-City Synergetic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Four Special-Grade Stations in Beijing." Sustainability 16.22 (2024): 10102.(JCR-Q2区,SCI-中科院3区) (4)Yu, Dian, Bo Wan*, and Qiang Sheng. "Automated Generation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s Based on Stable Diffusion and CoAtNet Models." Buildings 14.12 (2024): 3720.(JCR-Q2区,SCI-中科院3区) (5)ZHAO Xudan, WAN Bo*. "On Quality Identification and Optimizing Strategies of Street Spac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 Friendliness"Committee of Environment-Behavior of the Architectural Society of China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Behavior Studies(CEB-ASC 2022.12) ISBN 978–7–5121–4833–8 (6)WAN Dongyang, WAN Bo*, SHENG Qiang. "Research on the Commercial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Rail Transit Stations in Central Beijing Based on POI" Committee of Environment-Behavior of the Architectural Society of China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Behavior Studies(CEB-ASC 2022.12) ISBN 978–7–5121–4833–8 (7)WAN BO*; YANG TAO;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Form of Contemporary Beijing School District, 12th International Space Syntax Symposium,. (8)夏海山; 万博*; 刘晓彤; 基于数字技术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网络化理论研究,华中建筑, 2021.3, 39(286): 74-78. (9)Wan, Bo, and Tao Yang. "Configur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chool District: A Case Study of Beijing, 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CMETIE 2020). Atlantis Press, 2020.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ISBN:2352-5398 ,Volume 412/,Volume 412/,421-430 (10)万博*; 杨滔; 基于空间组构的北京学区空间形态特征浅析,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指导分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 中国重庆市, 2019-9-20至2019-9-22. (11)万博; 朱文一; 北京近代学区空间初探, 城市设计, 2017, (06): 46-53. (12)万博; 朱文一; 凯勒•卡里的《学区总体规划:人口与设施规划实践指南》及其对北京的启示, 城市设计, 2016, 2016(06): 64-71. (13)Bo W, Wenyi Z. Preliminary Study of Urban Design Operation and the Regulation of Public Street in Lotus Market, Beijing, China [J].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5, 184: 338-344. (14)Zhu Wenyi; Wan Bo; Liu Chang:Case Study 01:Beijing Shichahai Lotus Market;Regeneration & Re-use in China: Transforming the Existing, by Zheng Shiling, Angelo Bugatti;December 2015;Maggioli, Italy;P41-48 (15)WAN Bo;ZHU Wenyi;Preliminary Study of Urban Design Operation and Its Regulation of Public Street in Lotus Market, Beijing, China Arte-Polis 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Reflections On Creativity: Public Engagement and the Making of Place,Volume 2;2014年8月;P22-31;Architecture Program School of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Policy Development Institut Teknologi Bandung,INDONESIA (16)朱文一;万博;刘健;城市翻修设计课程教学报告(22):都灵手工卷烟厂改造设计;世界建筑;2013年12期;P116-123 (17)朱文一;万博;刘畅;北京什刹海荷花市场空间考察;北京规划建设;2013年1期;P113-122 |
||||
学术兼职与社会服务 20141031--今 中国建筑学会会员生土建筑分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20190717—今 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乡土建筑分会会员 20190820—今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专业委员会会员 |
||||
科研项目 主持: 202007多源数据融合的北京学区空间现状评估与城市设计策略应对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主持; 参与: 202301基于复合可达性的社区商业分布及演变规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参与 202211建筑全寿期智慧化整合设计方法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参与 202107关于利用国铁资源服务城市通勤需求的机制研究(3)首都高端智库课题 参与 202103京张高铁车站车厢空间视觉设计技术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 参与 202103京张高铁车站空间视觉设计技术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 参与 202101科技产业园开发模式研究 参与 202003北京市老旧社区空间儿童友好程度现状调查研究 基本科研人文社科自由探索项目 参与 202003天津西站枢纽南广场地块开发规划方案设计 参与 202003京张铁路沿线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实施策略研究-2 首都高端智库课题 参与 202001海淀街镇责任规划师高校合伙人团队咨询服务工作(万寿路街道) 社会科学横向项目 参与 201912京张铁路遗址公园沿线地区城市更新设计研究 基本科研学术活动资助项目 参与 201909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朝外街道责任规划师工作 社会科学横向项目 参与 |
||||
获得荣誉 2024年 北京交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24年 第十二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指导教师; 2024年 教育部高教学会学科竞赛排行榜赛项中国好创意(第十八届)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赛一等奖指导教师; 2024年 WORLD HABITAT(2023-2024)建筑&环境设计大赛金奖指导教师; 2023年 “梁思成杯”侨乡建筑设计大赛一等奖指导教师; 2023年 第十三届(2022年)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指导教师; 2023年 2022发展中国家建筑设计大赛获铜奖指导教师,第十四届“谷雨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获得入围奖指导教师; 2023年 中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教育年会规划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和虚拟实验教学方法创新优秀奖(第5完成人) 2021年 北京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7完成人); 2021年 北京高校师生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双百行动计划”优秀示范项目(第5完成人); 2020年 谷雨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入围奖指导教师(万博;王鑫),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2019年 第五届中联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指导教师(万博;姜忆南), 中联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组委会; 2018年 北京公共空间城市设计大赛优秀奖指导教师(夏海山;盛强;万博),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 绿建大会国际可持续(绿色)建筑设计竞赛铜奖、优胜奖指导教师(李珺杰;周艺南;万博), 2018绿建大会国际可持续(绿色)建筑设计竞赛组委会; 2018年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 2011年 重庆大学2011届优秀硕士毕业生; 2010年 HELMUT HENTRICH FOUNDATION AWARD,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海默特•亨特里希基金会 访问学者奖; 2009年 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 国际太阳能学会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2008年 重庆大学2008届优秀本科毕业生; 2007年 第四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银奖, 中国建筑学会,省部级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