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强

姓名

盛强

邮箱

66334133@qq.com

性别

职称、职务

教授、系主任

指导研究生情况

2016年开始招生,年均招生2-3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为基于多源大数据应用空间句法模型进行用地功能业态分布的量化空间分析,以及以数据空间模型为支撑的街区活力研究及数据化的城市设计和更新实践。在研究方面,盛强多年持续关注菜市场等自组织小商业的发展变化,并应用空间句法等数据化空间分析工具寻找商业及交通流量在空间中的分布的规律用于指导设计。在科研方面,主持完成一项、参与完成七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牵头组织第一届中国空间句法学术研讨会及第12届国际空间句法学术研讨会。在项目实践方面,作为英国空间句法公司北京办公室高级顾问主持建筑与规划设计咨询项目十余项,并负责空间句法公司在中国的培训课程。

承担的课程:

2016-2020年期间共讲授12门本科课程,10门研究生课程,年均学时数408.6学时。

本科课程:

《城市设计》

《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数字化技术与建筑》

《建筑行为心理学》

研究生课程

《数据时代的空间分析与设计》

《建筑策划与环境行为研究》

《研究型设计基础》

教育经历

1997.9-2002.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建筑学专业 建筑学学士

2002.9-2004.7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城乡规划专业 城乡规划硕士

2005.5-2011.1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城乡规划专业 城乡规划博士

工作经历

2011.06-2015.01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学专业 讲师

2015.01-2017.7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建筑学专业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2017.07-今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建筑系主任

研创简介

.Sheng, J.Jiao, T.,Pang,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Street Patterns on Pedestrian Distribution: A Case Study in Tianjin, Urban Rail Transit[J], 2021, 7(3):209–225

盛强,庞天宇,尹雪静.社区绿地空间使用效率综合影响因素研究[J].风景园林,2021,28(06):82-87.

胡彦学,盛强.自组织功能的空间规律——以北京二环内自行车维修点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例[J].新建筑,2020(05):129-133.

胡彦学,盛强,郭彩萍.基于大众点评数据对餐饮业分布的空间句法分析——以北京前门、东四、南锣鼓巷街区为例[J].南方建筑,2020(02):42-48.

黄燕玲,盛强,雷涵博,杜建文.街景地图对实测步行流量的替代性研究[J].新建筑,2019(04):137-141.

盛强,周晨.解码白塔寺社区生活服务商业分布的空间DNA[J].世界建筑,2019(07):20-27+132. 5

盛强,胡彦学,宋阳.空间形态与绿化因素对夏季胡同居民社会聚集的影响[J].风景园林,2019,26(06):23-28.

盛强,周晨.功能追随空间:多尺度层级网络塑造的城市中心[J].建筑师,2018,196(06):60-67.

盛强,杨滔,刘星.酒香不怕巷子深?——基于大众点评数据对王府井街区餐饮业分布的空间句法分析[J].新建筑,2018(05):124-129.

盛强,夏海山,刘星. 空间句法对地铁站间截面客流量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天津和重庆为例[J],城市规划,2018,45(06)57-67.

盛强,周晨,凯万·卡里米,路安华,邵敏.基于空间句法模型的数据化城市设计——以吉林市朝阳广场设计为例[J].景观设计学,2018,6(02):103-113+102.

盛强,杨振盛,路安华,常乐.网络开放数据在城市商业活力空间句法分析中的应用[J],新建筑,2018(6):9-14.

盛强,方可,基于多源数据空间句法分析的数字化城市设计——以武汉三阳路城市更新项目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 2018,33,(1):51-58.

盛强,杨滔,刘宁.空间句法与多源新数据结合的基础研究与项目应用案例[J].时代建筑, 2017(05): 38-43.

盛强, 刘星. 虚拟网络与真实交通系统中的超链接机制——以重庆地铁站点周边餐饮功能的空间句法分析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7,32(01). 1-9.

刘星,盛强,杨振盛.步行通达性对街区空间活力与交往的影响[J].上海城市规划, 2017(01): 56-61.

盛强.数据化设计——以空间句法为核心技术的研究型设计教学实践[J].中国建筑教育,2017(02):49-58

盛强,刘星,杨振盛.网络时代膨胀的实体商业空间——应用空间句法模型分析北京内城街区内商业演变[J].城市设计,2016(04):74-81.

盛强.菜市场的等级与路网层级结构——对北京三环内菜市场的空间句法分析[J].华中建筑,2016,34(06):20-25.

盛强.“数据游骑兵”实用战术解析 空间句法在短期城市设计工作营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建筑,2016(02):140-145.

盛强, 刘星, 社区级中心发展演变的空间分析[J], 新建筑,2016,(1),164. pp78-83.

盛强, 杨滔, 侯静轩. 连续运动与超链接机制——基于重庆地面及地铁交通流量数据的大尺度范围空间句法实证分析[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30(04): 18-22.

杨滔,盛强,刘宁.无之以为用——论空间句法在商业建筑中的应用. 世界建筑, 2015(4). pp.118-121.

Sheng Q., Unraveling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everyday life in Chinese cities –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Beijing and Tianjin [J], in: Geography Compass, 2014 (9), Vol.8, pp.601-616.

Bill Hillier,盛强. 空间句法的发展现状与未来[J]. 建筑学报, 2014(8)552. pp.61-65.

盛强,杨滔,刘宁,目的性与选择性消费的空间诉求——对王府井地区及三个案例建筑的空间句法分析[J],建筑学报,2014,6),550pp.98-103.

盛强,Stephen Read. 荷兰城市学博士教育经验——以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为例 [J], 中国建筑教育,20147pp.34-38.

盛强,苑思楠,Jordan A. Kanter, 过程-模拟-介入——以processing工具为基础的开放性设计教学实践[J], 中国建筑教育,20136pp.89-94.

Sheng, Q., Hierarchies Produced by Scale-structure: Food Markets in the Third Ring of Beijing [J], in: Built Environment, 2013, Vol. 39 (2), pp.297-311.

盛强,韩林飞,北京旧城商业分布分析——基于运动网络的层级结构[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pp.122-130.

盛强,社区级活力中心分布的空间逻辑——以北京三环内222个街区内小商业聚集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2,27(6),pp.69-76.

学术兼职与社会服务

2021 中国建筑学会环境与行为学术委员会 常务委员

2019 中国建筑学会计算性设计学术委员会 委员

2018 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分会 理事

2016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 委员

2019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 理事

科研项目

主持已完成的国家级基金项目:

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5120834320131月至201512月,基于空间句法研究街区形态与活力的相关性——以京津地区为例,25万元,主持人。

参与完成的国家级基金项目:

1)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5120834620131月至201512月,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城镇街道网络地域特征认知研究,25万元,参加(第二),结题。

2)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5117829520121月至201512月,基于生态与水文过程的沿海低地城市形态生成系统及适应性设计研究,60万元,参加(第五),结题。

3)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批准号:5120833420131月至201512月,基于模型评价的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策略优化研究,25万元,参加(第五),结题。

4)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批准号:5130837720141月至201612月,基于BIM技术下高铁客运站火灾人群疏散仿真研究,25万元,参加(第五),结题。

5)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批准号:51308375,群系视野下的传统堡寨聚落空间信息图谱研究——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例,25万元,第四参加人,结题。

6)基于BIMGIS的城市轨道交通整体建设数据集成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批准号:51678029,参加(第三),结题。

7)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5147830020151月至201812月,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下轨道交通站点周边步行可达性模型,80万元,参加(第五),结题。

获得荣誉

作为执行负责人申请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

吉林省(省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亚洲设计学年奖优秀指导教师

一席”第726位讲者

2017建筑学专指委优秀教案(排名1

2017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1